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技术淡水鱼鱼病发生的因素

淡水鱼鱼病发生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5-11-02 00:32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技术

    一、鱼病发生的水体及其它因素

    1.水温
    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体温是随着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鱼苗运输过程中和鱼苗下塘时,水温变化相差不要超过2℃,鱼种相差不超过3℃。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的大量死亡。鱼类在养殖生产中,水温变化也会给鱼带来影响。遇到寒潮,造成水温突变或长时间低温,对鱼的生长不利,有的还会造成幼苗死亡;长期高温对鱼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水温突然升到30℃以上,会造成很多鱼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中,鲮鱼所需要的水温不能低于8℃,否则就会死亡。草鱼、鲢鱼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以上,当低于0.5℃以下就会大量死亡。埃及胡子鲇的耐寒临界温度为7℃,罗非鱼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10℃,若罗非鱼长期生活在13℃左右的水里,则会因皮肤冻伤而产生水霉病,造成陆续死亡。

    2.酸碱度
    我国饲养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及团头鲂对池水酸碱度(pH)具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适宜的pH值为7-8.5。若池水处于6-6.5之间,鱼类生长不良,体质变差,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若长期生活在pH值低于5的酸水质中或pH值高于9.5的碱性水体中,则会引起家鱼死亡。当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时,青、草、鲢、鳙鱼在水中只能存活极短时间,而后大量死亡。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与生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溶解氧较为缺乏的水中,鱼的生长减慢,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鱼的体质变差。溶氧量低到每升水接近1毫克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溶氧量将至每升水0.2-0.6毫克,鱼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反之,溶氧量过多或饱和,又可能引起幼鱼患气泡病。

    4.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
    影响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主要因素有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以及其后的变化。如果鱼池长期不清整,以至鱼类的残饵等有机物堆积过多,在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中,一方面消耗池水中大量溶氧,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集聚到一定数量后,影响到水质,不但不利于鱼的生长,还不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危害鱼类。有些藻类,如微囊藻繁殖过多时,在夜间消耗氧气是水中溶氧降低的原因之一。同时,这些藻类死后,能分解产生毒素导致鱼类生病。有些地方,像鱼池的土壤中铅、汞等重金属?盐类含量较高,当鱼苗、鱼种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中,容易引起弯体病。有些地方所用水源受到污染,或者工厂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水库、湖泊之中,给水体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废水中的各种有毒物质导致鱼肉变味,鱼类生病甚至死亡,并破坏了鱼类饵料的基础,直接威胁到渔业生产。

    5.按质比与量比的关系确定放养密度
    按质比与量比的关系确定放养密度是混养模式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放养过密,因而造成溶氧和饵料不足,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一、大小悬殊,瘦弱的鱼因争食力弱而更加瘦弱,可见放养密度是与疾病发生有很大关系的。同样,混养搭配比例不当,如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必然导致某些鱼类饵料过剩,造成浪费;而另一些鱼类饵料不足,以至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降低,为鱼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6.饲养与管理
    投喂霉烂变质的饲料以及腐烂的水草、死臭的螺蛳、带有寄生虫或病菌以及营养价值极差的饲料,都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人工投饵中,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不按照鱼的需要量随时调整投饵量,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或者饵料时有时无,造成时饱时饥,或摄食不均匀,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在高温季节,如不注意水质调节,鱼吃剩下的残饵草渣不及时捞除等,也易使鱼患病。在以施肥为主的养殖中,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粪肥,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氧,造成水质恶化。鱼体内部积累物质消耗过度,到了春季,鱼体极度瘦弱、贫血,容易发病,严重则引起死亡。

    7.人为因素
    鱼类在人为环境中生长,若注水不当,可得白头白嘴病、跑马病(鱼苗)。拉网捕捞,转池、转箱以及运输时操作不当等容易使鱼感染细菌和水霉,引起发病,如投喂饲料营养缺乏萎瘪病等。

    8.生物因素
    某些生物侵入可使鱼得病,这些生物被称为病原体,鱼类的病原体分为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微生物病原体有病毒、细菌、霉菌等,由它们引起的鱼病则为传染性鱼病;寄生虫病原体有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及水蛭等,由它们引起的鱼病称为侵袭性鱼病或寄生虫性鱼病。其次,还有水鸟、水鼠、蛙类、水生昆虫以及清泥苔与水网藻等,有的直接吞食鱼类,有的传播病菌等直接或间接地危害鱼类,同时,也是鱼类的敌害和传播病菌的媒介。

    二、鱼类发病的基因因素

    各种鱼类的基因都有着相同与不同,其免疫功能也有强与弱之分。因此,各种鱼类对环境的变化和致病菌的侵袭都有着不同抵抗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作用,是不能使鱼生病的,还要看鱼体对外界因素或某种病原体的敏感性如何。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性差,或其自身免疫力强,鱼体就不会发病。相反,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那么病原体就可能在机体内得以繁殖而使鱼发病。
    同样或不同种的鱼,因受到性别、年龄、内分泌、营养状况、机体差异等影响,其免疫力并不一致。例如,草鱼、青鱼患病时,同池鲤鱼、鲢、鳙并不发病;白头白嘴病一般发生在5厘米以下的草鱼身上,因为草鱼有特别喜水的习性,在5厘米以下处表层容易受伤,受伤后易遭细菌感染。超过这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某流行病的发生,如出血病,在鱼体弱的时候容易患病,甚至严重而死亡;体质强壮,鱼体处且表层无损伤,水气泡真菌就不能感染,就不容易发病。
    因此,鱼体的鳞片、黏液层、皮肤、黏膜和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防御和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只有当病原体入侵,鱼体受到损伤或防御功能失调等内部因素适应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时候,鱼体才会生病。

    由此可见,鱼类发生疾病的原因和条件,主要取决于病原体,鱼类机体对病原体的敏感性和外界环境因素。在分析判断:防治鱼病时,不应单独地考虑某一因素,而应把外部因素和机体本身的内在因素等联系起来全面考虑,才能正确知道各种鱼类生病的原因。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鱼类病原体死亡因素
小水体捕捞淡水虾类的两个常见方法 放养鳝苗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