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养殖新闻“鱼博士”蓝家湖发现新鱼种60多个

“鱼博士”蓝家湖发现新鱼种60多个

发布时间:2015-06-27 00:43:37编辑:水产百科归类:养殖新闻
      频道报道,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一名叫蓝家湖的水产技术人员,被人亲切地称为“鱼博士”。他从事鱼类研究33年来,踏遍广西30多个县的江河溶洞,发现63个新鱼种,为中国南方的淡水养殖产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日前,记者在都安采访了蓝家湖。    发现63个新鱼种    这是蓝家湖的家,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个实验室。在都安县城,蓝家湖热情地招呼记者进入家门,在3楼层一间黑暗屋子里,随着“呼啦”一声,遮光窗帘被打开,屋子里排列着的金属架清晰可见,有三排,每一排分4层,每一层密麻地摆放着大小不一的玻璃瓶,瓶子里装着体型各异的鱼类标本,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这些瓶子上,挂着一条条小标签。    “瓶子里的液体是福尔马林,它起消毒防腐作用;布条做的标签上写着的数字是年份及编号,前4位数字是采集的年月,接下来的6位数字是标本编号,再后面是采集的水域介绍。”蓝家湖搬出一个玻璃瓶介绍道,那是他在1982年采集的标本,至今已经保存33年。    “单位的实验室已经容纳不下这些鱼类标本了,只好用家里的一个房间作为标本室。”蓝家湖说,这些标本是他33年的心血换来的成果,标本室标本数超过20000余号,鱼的种类超过300余种。把广西洞穴鱼类种数从上世纪80年代记录的6种增加到63种,其中大部分为珍稀鱼类和新种。    据了解,1958年,蓝家湖出生于都安县百旺乡,1978年考上了广西农学院淡水渔业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当时,他完全有条件选择留在都市工作。然而,他却出人意料地选回到都安老家,在县水产畜牧局工作。从此,他一心扑在中国南方洞穴鱼类研究和喀斯特地形鱼类资源调查研究上。    “广西属于喀斯特地貌,洞穴类鱼种资源非常丰富。”蓝家湖说,通过深入洞穴寻找鱼类资源调查,出发点就是把整个河池地区的鱼类资源彻底的调查,掌握资源以后,提出相应的资源保护建议。    进洞穴采集样本    1982年,他采集并收藏到第一份鱼类标本。那是一年的春节,蓝家湖听村民说在离县城30多公里的五竹乡,一地下洞穴内有一种不知名的鱼。听到这一消息,他喜出望外,急忙叫来单位同事一同前往。然而,他们连续深入洞穴两次都毫无收获。但蓝家湖并不死心,仍然第三次带人下洞,最后终于找到一种大眼睛的鱼,被命名为大眼金线鲃。    “鱼类资源的调查,大量的工作都是野外作业,险恶的环境和采集样本的艰难,考验着人的耐心和毅力。”蓝家湖说,进地下河、岩洞一般都是没有路的,很多岩洞下去很陡很危险,有时像攀岩运动员样,绑着绳子才能慢慢下去。    蓝家湖回忆,曾经一次进洞穴遇上山洪,至今让他终生难忘。他在凤山县袍里乡一地下溶洞里垂钓,期望能发现新鱼种,突然发现河水不断浑浊,漂浮物增多,蓝家湖赶紧往洞外爬看,原来是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山洪暴发。“如果再推迟半个钟头,水堵住洞口,就被困洞会没命的。”蓝家湖说,一般越是艰难的洞穴,里面的鱼类越有研究价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天峨县境内一条小溪中有种口型构造非常特殊的鱼,他便趁着国庆假日赶到天峨,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了4个多小时,忙碌了一个晚上,才捕获到9尾鱼。经过鉴定,这种鱼类为“吴氏盘口鲮”。    今年,他又到湖南湘西采集湘西盲高原鳅,初步确定为平鳍鳅科拟平鳅,属一个新种。同时,另在东兴钦州采集拍摄鱼类活体照片补充了香鱼科,舌鱼習科两个科的活体照片,这些标本对鱼类资源研究很有价值。    蓝家湖对鱼类研究的热情和执著,他已将一切危险置之度外,再惊险的洞穴也想法设法下去探个究竟。不论下乡、出差,还是开会,他走到哪里就采集标本到哪里,节假日他也没放过。    33年来,蓝家湖走遍了广西喀斯特地区的山山水水,先后在30多个县,进入300余处洞穴采集标本,并发现洞穴盲鱼30多个新种。    “这些年采集标本花不花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5年以前,每年要花近万元;2010年以后,成本增加近倍,每年需要两三万元,“基本上把我所有的工资收入都花进去了”。    大伙亲称“鱼博士”    近年来,蓝家湖通过几十年来所获取洞穴鱼类原始生态资料,先后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淡水鱼类学研究》、《无眼原花鳅中国洞穴鱼类一新属和一新种》等有影响的论文15篇,他还连续6次参加中国鱼类学会学术年会,并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宣读学术论文。同时,他撰写完成了30万字的《广西洞穴鱼》专著,以及完成了5万多字的《河池地区鱼类资源调查研究报告》,为河池发展渔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另外,他从2002年至今拍摄了数万张鱼类活体照片,撰写《中国南方常见淡水鱼类原色图鉴》专著,将于近期正式出版。    他编写的这些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大家亲切地把他称为“鱼博士”。如今,我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昆明动物研究所及日本、瑞典的鱼类学家纷纷前来和蓝家湖合作,开展洞穴鱼类科研调查。    “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发展壮大水产业,让广大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这是蓝家湖想得最多的问题。蓝家湖从武汉、江西引进了丰鲤亲本,进行杂交选育。经多年努力,他成功选育出纯合体遗传型的丰鲤亲本──兴国红鲤、散鳞镜鲤纯种。产品先后为广西、广东、贵州各地20多个水产苗种场推广,每年杂交繁殖推广丰鲤1亿多尾,在30多个县市推广养殖,养殖单产提高了20--30%。    同时,他对西江名鱼──三角鲤人工驯养及繁殖进行研究并获成功,如今每年人工繁殖三角鲤鱼苗600多万尾,苗种远销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及广东、番禺等地,每年还向红水河放流大规格三角鲤鱼种15―30万尾,进行江河鱼类资源增殖,恢复生态平衡。    蓝家湖洞穴采集鱼类样本,揭开了人类未发现的鱼类新种,并开发多个名优特种鱼类品种,这是我国南方淡水养鱼一个新突破,有效地带动了当地乃至广西和中国南方的淡水养殖产业发展。历年来,他多次荣获县、市、自治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今年还荣获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
  【关键字】:“鱼博士” 蓝家湖 新鱼种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网版权声明:所有信息均来自用户提供或网络收集,本站不担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若发现企业、产品信息有误,请及时联系纠错。

鱼类洞穴采集标本资源
四种中草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使用 水产养殖与饲料营养